嘟嘟鱼89218861
“真没想到,问题解决得这么快!”安徽科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综合部副总监马叶娟感慨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引进了不少来自外地的高层次人才,由于园区配套不足也导致了部分人才流失。池州经开区对企业的需求进行了梳理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目前,正同步推进648套公租房改造和370套人才公寓建设,其中一期324套公租房改造已基本完成,7月底可以满足入住需求。
一桩桩企业“烦心事”高效办结,正转化为发展的“舒心事”。池州市经开区在“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紧扣“访企业、解难题、优环境”核心,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精准破解发展梗阻。自“访企入村”行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走访企业226 家,收集各类诉求136个,其中已办结134个。
着力缓解融资难题长期以来,池州经开区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企业作为助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和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为企业纾困解难。经开区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部分民营企业有融资需求,主动对接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徽商银行池州分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多次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召开银企对接会,畅通信息渠道,将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分批次、有计划向金融机构推荐,寻求融资合作,助力企业融资纾困。据了解,经开区成立的助企融资服务工作专班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担保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截至目前,已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13场,为园区企业新增授信额度6300万元。
精准对接用工需求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欧泰祺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本土海归博士汪书培带领团队创立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5年前,依托团队取得的33项专利,汪书培作为产业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被招引回到池州,短短几年时间里,汪书培带领技术团队先后研发了漏损监测仪、数字听漏仪等管网漏损管控系列产品,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漏损管控体系,成为池州市首家安徽省民用水表、燃气表“二检合一”改革试点企业。为吸引和留住更多像汪书培这样的创新创业团队,池州制定实施了《关于大力实施“万马奔池”人才计划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强市的若干措施》,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精心组织“万马奔池”人才池州行系列活动,实施“五个一百”计划,全域掀起招才引智热潮。通过优政策、搭平台、建阵地,让各类来池人才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据了解,池州经开区依托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引导人力资源机构指导企业多渠道发布用工信息。行动开展以来,已为园区40余家企业解决用工需求200余人。
优化员工通勤服务“以前没有这趟公交车,都是我婶婶接送我上下,很不方便,耽误她的时间,也耽误我的时间,自从有了这趟公交车,上下学非常方便,这里有空调,夏天的时候也不热。”滨湖实验学校学生宁欣悦说。近日,池州市经开区管委会开通了滨湖实验学校通学公交专线,全程仅需15分钟左右,点对点直达,无需换乘困扰。这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安全、准时的出行保障,有效缓解了学校周边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更减轻了双职工家庭的接送负担。园区牧之路以东片区绿地城因离平天湖社居委较远,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带娃家庭办理医保缴费、老年认证、低保申请等业务时,存在“往返耗时久、办事成本高”的难题。经开区相关部门深入走访,主动靠前,全力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代办点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便民服务举措将政务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代办点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驿站”。在推进产城一体化进程中,池州经开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与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作为关键抓手,着力完善园区公共服务配套体系,精心构建优质便民生活圈,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针对部分企业员工通勤不便问题,协调开通定制公交专线,有效解决园区31家企业102名员工的通勤难题。(丁玲)